發表于:2022-12-22 18:00
破解“卡脖子”難題,實現自主化,這才是頭部企業的主流方向。
在醫療器械領域,微創醫療這家公司的布局,從冠脈支架到心臟節律管理,再到并購德國EMCO械企,全是為了自主化。
注:EMCO(人工肺)是目前救治新冠重癥患者的終極武器,國外壟斷嚴重。
雖然花了很多錢,需要很長時間去扭虧,但在技術上,國產化替代已經步入正軌。
幾年前,在谷川聯行的強力推動下,微創醫療落戶蘇州吳江,投資1.2億元建設醫療滅菌項目基地。
依托在上海、蘇州、嘉興、東莞,以及歐洲和北美的生產(研發)基地,微創醫療正在進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。
聚焦創新之難
奮力破題攻堅
醫藥行業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,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提升,相關話題總能引發全社會的討論。
2020年,冠脈支架集中采購價格從均價1.3萬元降至700元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。
以微創醫療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構成了此次集采競價的主力軍,曾經高不可攀的價格已經一去不復返。
有專家認為,帶量集采,能促使藥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、降低銷售費用,增加市場份額,倒逼醫藥企業轉型升級。
通過集采,微創醫療確實獲得了利好。
2021年,微創醫療冠狀支架實際采購量超過100萬套,銷售數量同比提升200%,市場份額也從2017年的23%增長到了47%。
這相當于間接幫助微創醫療進行了一次徹底的供給側改革。
不過,很多人也在擔心,創新器械是否會進入集采名單,因為這會給尚未形成商業模式的行業帶來巨大變量。
2022年9月3日,國家醫保局給出了明確的答復,由于創新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尚未成熟、使用量暫時難以預估,尚且難以實施帶量方式。并且,國家醫保局將會因時制宜,在集中帶量采購之外留出一定市場,為創新產品開拓市場提供空間。
消息傳出,眾多創新醫療器械企業如釋重負,微創醫療開盤漲幅一度超過14%。
既要為民眾健康保駕護航,又要履行對股東的責任,還要攻堅國產化替代,微創醫療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。
這背后,有行業人才的奮斗,有國家政策的指導,也有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。
深化政企合作
踐行精準招商
2017年,微創醫療計劃在長三角地區設立醫療滅菌項目基地。
谷川聯行迅速組建本地化服務團隊,深度挖掘項目對載體的需求,對長三角各區域的產業環境、優惠政策、可用載體及人力成本等關鍵指標進行調研,篩選出與企業需求匹配度高的可行性方案。
招商人員不斷走訪邀約,推動企業高層與園區高效對接,全程陪同考察,最終促成了項目落戶吳江經開區。
吳江對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視,正是微創醫療選擇落戶于此的重要原因。
早在2014年,吳江經開區就對“十三五”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作出規劃,從補鏈、強鏈需要出發,積極提供各種要素支持保障,用“有形之手”引導加快產業發展。
2021年,吳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24.53億元,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。
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,增長19%,超過蘇州平均線。生物和新醫藥產業投資增長233.5%。
落子吳江,也為微創醫療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據悉,微創已上市產品300余個,對接超2200家醫院,覆蓋心血管及結構性心臟病、腦血管與神經調控科學、外科急危重癥與機器人等12大業務集群。
醫療器械行業在長三角地區的產業集聚效應明顯。
吳江在工業技術、科研人才、產業鏈方面的集聚優勢,為微創醫療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谷川聯行深知精準招商對政府和企業的重要意義,未來將繼續深入了解政府和企業的多層次需求,依托14年實戰經驗和超過86萬項目資源數據,讓優質項目與優質園區雙向奔赴,為區域經濟發展創建力量。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