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于:2023-01-29 18:00
新春佳節,不忘招商。
多地“一把手”充分利用春節假期,與返鄉企業家共聚一堂,商談合作事宜。
以鄉情為紐帶,能否實現“雙向奔赴”?
01
鄉情招商,也應“因地制宜”
1月20日上午,六安市委書記葉露中會見華為余承東一行。
▲ 余承東是六安市霍邱縣人,1993年加入華為,現任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。
值得注意的是,葉露中已經連續兩年在春節期間與余承東見面。
2022年2月1日,葉露中到霍邱縣調研現代產業園建設發展工作時,就在產業園會見了返鄉探親的余承東。
檢索資料發現,華為已經與六安市在智慧城市領域達成過相關合作。
2020年6月,華為中標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云服務項目。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,六安市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,獲評“2021中國領軍智慧城市”。
連續兩年在春節期間會見余承東,葉露中是希望雙方的合作能更進一步。
他是這樣說的:
希望華為對六安老區高看一眼、厚愛三分,在既有合作基礎上,圍繞新能源汽車、智慧城市等產業領域,加強溝通交流,拓展合作空間,推動更多高質量項目落地,實現互利共贏。
葉書記希望以鄉情為紐帶,加深與華為的合作,不只局限在云服務上,更要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落地。
多年來,六安堅持吸引企業家返鄉創業,確實取得了一定成績。
雅迪集團董事長董金貴、激智科技董事長張彥、索伊電器董事長王瓊峰,都響應了回鄉創業號召,帶動了六安的產業經濟。
對此,余承東表示:
將在推動相關重點項目盡快達成合作的基礎上,引導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到六安考察學習、投資興業,為老區綠色振興趕超發展作出應有貢獻。
吸引華為到六安投資,當然很有噱頭。
但是,對六安這樣的“腰部城市”來說,跟省會合肥爭奪科技巨頭,確實很有難度。
余承東提到的“引導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到六安考察學習、投資興業”,則蘊藏著更務實的招商機會。
事實上,六安市給自己的定位,也正是“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配套基地”。
雖然沒有“新能源汽車之都”那么“高大上”,但是零部件企業在創造就業、貢獻稅收等方面,發揮的是同樣的作用。
所以,鄉情招商,也應“因地制宜”。
舉個例子,武漢這樣的國家中心城市,有能力吸引雷軍回鄉建設小米武漢總部。
而蔚來汽車的李斌,雖然身為太湖縣人,也只能順應企業發展需要,把總部建在合肥,而不是安慶。
再看宿遷,這座GDP在江蘇墊底的城市,暫時不適合建設區域總部,所以劉強東也只是把客服中心建在了老家。
但即便如此,宿遷也以京東客服中心為依托,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成長為名副其實的客服之都、電商名城。
02
鄉情招商,不宜“避重就輕”
企業家返鄉之際,多地“一把手”搶抓時機推動鄉情招商,把春節過成了“招商節”。
1月24日,安徽池州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朱浩東與11位返鄉知名企業家座談。
1月26日,湖南婁底市舉行2023年“迎老鄉 回故鄉 建家鄉”異地商會新春座談會,市委書記鄒文輝會見參會商會會長和企業家。
1月26日,江西撫州市委副書記、市長高世文與撫商鄉賢及企業家代表共聚一堂,歡度佳節、共謀發展。
羈鳥戀舊林,池魚思故淵。
建關系、增感情、促投資,成為了多地“一把手”的統一動作。
易煉紅在江西擔任省委書記時,就曾在利用企業家返鄉時機,召開座談會。
他的深情發言,令人印象深刻:
別人關心你飛得高不高,家鄉人民更關心你飛得累不累,家鄉永遠是廣大贛籍民營企業家的堅強后盾。
希望各位民營企業家勇當振興江西的“排頭兵”、推介江西的“代言人”、投資江西的“引路者”,共同呵護、齊心協力建設好江西這個“夢里老家”。
不過,“鄉情”畢竟只是一條紐帶。
即便把氣氛烘托到極致,對企業家來說,感情也不能成為成本和收入的替代品。
說白了,只要企業覺得在這里賺不到錢,就算感情再深,也不會去投資。
所以,易煉紅話鋒一轉,在暢敘鄉情之余,提出了對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要求:
要切實為企業辦實事、解難題,真心尊重、愛護、關心民營企業家,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家交朋友;
真正做到“企業需要時政府盡心盡力,企業不需要時政府不驚不擾”,為企業在贛發展提供最燦爛的陽光、最適宜的土壤、最滋潤的雨露。
所以,真正重要的,還是“招商”二字。
不管企業家是“倦鳥回巢”,還是“衣錦還鄉”,地方政府的“筑巢”能力不能弱。
比如企業家關心的政府引導基金、優惠政策等招商工具,還有老生常談的營商環境等,都影響著“巢”的質量。
沒有匹配的投資環境和落地條件,就算最優質的項目,也只能是紙上談兵。
另一方面,鄉情招商也并非一錘子買賣。
·春節見面后,有沒有安排招商人員持續跟進?
·有沒有對企業家在座談中提出的問題,進一步作出解答?
·有沒有根據資源稟賦、產業基礎和市場條件,給企業家算一筆清清楚楚的經濟賬?
只要摸清家底、理清思路,招商人其實是可以用真實數據說服企業家的——回家鄉投資,可以賺到錢。
也只有做到這種程度,企業家才會真正對家鄉高看一眼,厚愛三分。
03
鄉情招商,謹記“有的放矢”
當然,市場是開放的,企業的流動也應該是自由的。
企業家的投資計劃,不應被籍貫和故鄉的標簽限制,也必然不會被限制。
廣西人可以在廣東投資,河南人也能在越南發展,這是客觀的經濟規律決定的,也是招商的系統性和項目的匹配性決定的。
所以,“一把手”對鄉情招商的關注,其實是“不浪費任何與企業家交流的機會”。
“鄉情”只是紐帶,“招商”才是基石。
我相信,在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,各地肯定還會舉辦一系列“節日座談會”,平時也會有各種“早茶會”、“午餐會”。
作為招商人,不妨早做準備,憑借招商“真本領”和這些知名企業家建立信任,挖掘出他們背后蘊藏的產業招商機會。
只有這樣,“一把手”創造的寶貴機會,才不會被白白浪費。
相關文章